1.理解,不需要互鎖之類的麻煩程序。
2.程序有模擬量控制時,如果讀取的模擬量基本上沒誤差,可以采取時間濾波的方式,延時一段時間(我做過一個系統(tǒng),基本上能正常反映實際情況,但是偶爾會出現(xiàn)一次很大跳動,由于沒有加濾波,引起了系統(tǒng)停機,其實不算故障)。如果讀取的數據誤差很大,就需要采取其它的濾波方式。如算平均值等??梢圆殚喯嚓P的資料。
3.在程序調試過程**(**別是設備改造時,你的程序是加入到原來設備的程序中時),當程序語句中出現(xiàn)條件滿足,而輸出線圈不接通時,可以檢查你的這段程序是否是在這樣的語句之間,如JUMP\goto\等語句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中斷程序之后。條件滿足而沒輸出不接通,一般都是這段的程序不被掃描。
4.在順序控制程序時,即一個動作完成后,進入到下一個動作,等類似的順序控制。采用+1+1控制模式,本人覺得很方便。其思路是:預置一個寄存器。在初始化時值為0,當系統(tǒng)啟動后,對它+1,此時寄存器為1,寄存器等于1時可以做第一個動作;第一個動作完成后,再對寄存器+1,此時寄存器等于2,可以做第二個動作,第二個動作完成后又+1,此時寄存器等于3,這樣只要判斷寄存器里面數據為多少,就知道要完成那個動作。當需要跳躍動作時,可以不再+1,可以加+2\+3.。..,看實際的需要拉。本人有相關的程序,可以供參考,在工程中,本人用到了好多次了。效果很好。
5.在設計程序的時候,當出現(xiàn)工藝上的故障(非控制系統(tǒng)控制),最好將故障現(xiàn)象保持,并有燈光聲音報警。知道操作工復位,以讓其知道系統(tǒng)出現(xiàn)了故障。不然停機了,別人還認為你的程序問題。一般都是在設計一個新系統(tǒng)時,要注意到這些。
6.調試過程中,一般都依據這個原則:先查線\后通電;先弱電后強電;先單元\后系統(tǒng);先手動\后自動。